3月17日,舞劇《五星出東方》在北京歌劇舞劇院排練廳舉辦了項目創排進度匯報會,主創人員首次集體亮相,演員們在現場展示了精彩片段。
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杰群,北京市文聯主席、《五星出東方》藝術顧問陳平,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書記、指揮丁勇,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楊建英,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社會事業部副部長、新疆和田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凱,北京演藝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趙佳琛,北京演藝集團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王玨,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,北京演藝集團總經理助理金黎明出席活動。
現場速遞
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杰群講話。
北京市文聯主席、《五星出東方》藝術顧問陳平講話。
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書記、指揮丁勇講話。
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趙佳琛介紹舞劇《五星出東方》基本情況。
編劇許銳、導演王舸介紹劇本創作和排練情況。
現場展示舞劇片段《燈舞》《雙人舞》《狼舞》。
讓文物活起來 暖起來
近年來,文博類節目一段段國寶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,成功助推了文物熱,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文物關注到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。
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”是1995年在新疆和田地區尼雅遺址古墓中發現的漢代蜀地織錦護臂,為國家一級文物,也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(境)展覽文物,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。
舞劇《五星出東方》力圖發掘漢代時期中原與西域的悠遠的獨特審美。在出土文物中,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文化之深邃,審美之精湛。早在現代民族出現之前,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創造出了絢爛的文化。
該劇將把和田文物、服飾、樂舞等文化元素有機置入不同的時空與情境,通過器樂、歌舞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,讓珍貴文物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在舞臺上生動鮮活地展示出來。
北京遇見和田 融合民族之魂
新疆和田地區是北京市對口援建地區,以和田地區出土文物“五星出東方”織錦為題材聯合北京、和田兩地進行舞臺劇創作,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,也是北京市作為對口援建單位、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發揮輻射帶動、傳播交流作用的體現,是責任也是榮耀。
該劇由北京和新疆聯合制作,非常有代表意義,能通過和田的影響力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影響力,從這個意義上,這部劇在保證高藝術水準的同時著力表達民族團結,促進安定和諧之意,力求打造成為一個交流交往的文化品牌。
古絲綢之路連接的不僅是經濟命脈,更是文化血脈。從歷史的角度看去,各民族的交流交往是互相融合的。追溯源頭,在產生絲綢之路的東漢時期,各民族就生活在一起,都為悠久的中國歷史和燦爛的中華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。
匯集實力主創 讓作品留得下、傳得開
為創作出符合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地位、代表北京創作水準的原創精品劇目,北京演藝集團在國內一流舞劇主創中精心篩選,充分考慮作品藝術特色及品質要求,遴選了導演王舸、編劇許銳、作曲楊帆、舞美設計劉科棟、服裝設計陽東霖、燈光設計王洋、造型設計賈雷、多媒體設計胡天驥、聲效設計劉奕、技術總監黃志高等在業界最為活躍、創作能力突出、作品受各方認可的主創人員。
創排初期,《五星出東方》的題材雖然得到各方認可,但史料素材極為有限,為具體創排帶來較大難度。采風過程中,主創團隊從和田地區考古史實、當地民情、民族服飾、民族音樂等方面,提煉藝術語匯,了解少數民族音樂樣態,了解當地各具民族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,積累了珍貴的創作素材,明確了創作的藝術方向與特點。而后編劇十易其稿,眾專家也為劇目出謀劃策。
“長于抒情,拙于敘事”是舞蹈的特點,如何通過舞蹈“講好故事”“講清故事”是舞劇成敗的關鍵之一,如果說現實主義強調“事”,浪漫主義強調“情”,那么作為大型歷史題材舞劇的《五星出東方》則既有現實之“事”,也有浪漫之“情”,其敘事要通過“事”來塑造鮮明的“形象”,通過“形象”來抒發生動的“情”,通過“情”來觸動真實的“人”。
“萬方樂奏有于闐”,舞劇《五星出東方》將以獨特的結構方式和多重視角,進述文化的傳承和民族的融合,形成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,力爭成為一部舞劇精品。
目前,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排練,《五星出東方》上半場舞段已基本完成,作曲、舞段編排、舞美設計、造型服裝設計、項目宣傳等工作都在有條不紊推進中。
· 未完待續 ·
舞劇《五星出東方》計劃于5月底前完成舞美、服裝、道具等全部制作工作,6月進入劇場進行合成、彩排。6月下旬,本劇將在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進行首輪演出。7月,計劃赴新疆自治區進行首輪巡演演出。
后續將陸續進行官宣作品主演人員,發起線上話題互動,分享幕后創作故事等一系列活動,敬請期待!